首页游戏攻略文章正文

《苏武传》完整版原文及译文解析

游戏攻略2025年04月14日 10:10:203admin

《苏武传》完整版原文及译文解析《苏武传》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中的重要篇章,记载了西汉名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守节不屈的感人事迹。作为中国历史上忠诚气节的典范,苏武"渴饮雪,饥吞毡"的故事广为流传。

苏武传完整版原文

《苏武传》完整版原文及译文解析

《苏武传》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中的重要篇章,记载了西汉名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守节不屈的感人事迹。作为中国历史上忠诚气节的典范,苏武"渴饮雪,饥吞毡"的故事广为流传。我们这篇文章将完整呈现《苏武传》原文及分段译文,并重点解析其历史背景、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。主要内容包括:原文全文逐段译文创作背景文学特色文化影响历史评价;7. 常见问题解答


一、《苏武传》完整原文

(以下为节选核心内容,全文约2500字)

武,字子卿。少以父任,兄弟并为郎,稍迁至栘中厩监。时汉连伐胡,数通使相窥观。匈奴留汉使郭吉、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。匈奴使来,汉亦留之以相当...

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。武谓惠等:"屈节辱命,虽生,何面目以归汉!"引佩刀自刺。卫律惊,自抱持武,驰召医。凿地为坎,置煴火,覆武其上,蹈其背以出血。武气绝,半日复息...

律知武终不可胁,白单于。单于愈益欲降之,乃幽武置大窖中,绝不饮食。天雨雪,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,数日不死。匈奴以为神,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,使牧羝,羝乳乃得归...

武既至海上,廪食不至,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。杖汉节牧羊,卧起操持,节旄尽落。积五六年,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。武能网纺缴,檠弓弩,於靬王爱之,给其衣食...


二、逐段译文解析

第一节:出使背景

苏武字子卿,年轻时因父亲职位关系,兄弟三人都做了郎官。当时汉朝连续讨伐匈奴,双方多次互派使者侦查。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、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...

第二节:北海牧羊

卫律知道终究无法威胁苏武,就报告单于。单于更想招降他,就把苏武囚禁在大窖中,断绝饮食。天下雪,苏武躺着嚼雪和毡毛一起咽下,几天不死。匈奴人以为他是神,就把他流放到北海无人区放牧公羊,说要等公羊产奶才能回来...

第三节:归汉历程

苏武在北海,官方粮食运不到,就挖野鼠储藏的草籽来吃。他拄着汉朝的符节牧羊,睡觉起身都拿着,节上的毛都掉光了。过了五六年,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猎...


三、历史创作背景

我们这篇文章创作于东汉班固编修《汉书》时期(约公元1世纪),记录了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19年的真实历史事件。当时汉武帝为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而派遣使团,苏武作为中郎将出使,因其副使张胜参与匈奴内乱而受牵连...


四、文学艺术特色

班固运用"春秋笔法"通过三个典型场景(自杀明志、北海牧羊、李陵劝降)刻画人物。其中"卧啮雪""杖汉节"等细节描写成为千古名句。全文采用对比手法,通过卫律、李陵等人物的变节反衬苏武的坚贞...


五、文化影响

苏武形象成为"民族气节"的文化符号,衍生出"苏武牧羊"民歌、戏曲等艺术作品。历代文人创作了大量咏苏武诗词,如温庭筠"苏武魂销汉使前";其"节旄尽落"的意象常被用来象征忠贞不渝...


六、历史评价

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将苏武与屈原并列;南宋文天祥《正气歌》将其列为正气代表之一;现代史学家钱穆评价:"苏武一人之精神,足以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之品格"...


七、常见问题解答

《苏武传》的完整原文在哪里可以找到?

最权威的版本见于中华书局点校本《汉书》卷五十四,也可在国家图书馆"中华古籍资源库"在线查阅宋刻本影印资料。

苏武在匈奴到底被扣留了多少年?

根据《汉书》明确记载:"武留匈奴凡十九岁",即从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前81年,历经汉武帝在位后期。

为什么说"苏武牧羊"可能有虚构成分?

现代考古发现匈奴北海可能在今贝加尔湖地区,该地气候条件下公羊不可能产奶,这个"不可能任务"可能是匈奴人的一种心理施压手段。

标签: 苏武传原文汉书苏武传苏武牧羊古文观止

游戏圈Copyright @ 2013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备案号:京ICP备2024049502号-8